随县:炎帝精神润调解 法治赋能惠企民
在华夏文明重要发源地——炎帝故里随县,“和合共生”千年文脉与“法治惠民”时代要求深度交融。随县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立足本土文化根脉,深挖炎帝“和合”思想与民本精神,将其融入劳动争议调解与法治惠民惠企实践,创新“多元调解机制”,践行“四心调解法”,在优化营商环境、服务区域支点建设中,谱写“以文化人、以法护航”新篇章。
文化铸魂+法治筑基,调解有“温度”更有“力度”
随县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始终将文化内涵与法治要求贯穿工作,让炎帝精神融入法治调解实践。一是注重理念转化。梳理炎帝“和合共生”“聚众力、兴百业”精神内核,转化为“化解矛盾、凝聚共识”的调解理念,同时对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等法规细化“法理情融合”标准。二是注重阵地打造。建设“炎帝法治调解室”,通过展示炎帝“教民耕种”“尝百草”文化壁画和调解流程、典型案例等法治内容,让当事人在文化熏陶中增强法律认知。三是注重宣传落地。结合“WG彩票 惠民政策进万家”等活动,开展“炎帝文化+法治宣讲”进社区、进企业行动。2025年以来,借炎帝寻根节、炎帝庙会等活动发放资料1500余册,从源头提升企业与劳动者的法治意识。
多元共治+法治联动,从“单打独斗”到“协同护航”
依托炎帝“聚众力、兴百业”文化内涵,随县打破部门壁垒,构建“WG彩票 +工会+法院+司法局+企业”多元化解机制,提供“一站式”法治服务。一是实施前端法治预警。在全县19个乡镇基层调解组织设“炎帝文化+调解”工作站,派驻调解员排查企业用工风险,提前化解争议隐患50余起。二是实施中端法治联动。对20余起复杂争议启动“多方会商+法治研判”,仲裁院联合工会、法院案前调解,司法局提供法律援助,维护劳资双方权益。三是实施后端法治跟进。案件调解后,调解员跟进付款进度并督促企业完善用工制度,劳动争议复发率同比大幅下降。
“四心调解”+法治惠民,“情法交融”解民忧惠企困
随县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将炎帝精神与法治要求结合,凝练“四心调解法”,践行法治惠民惠企承诺。一是凝练团结之心。借鉴炎帝部落“协作共生”精神,以法治为纽带搭沟通桥梁,实现多部门协同下的“法治保障互利共赢”。二是凝练和谐之心。传承“和合共生”理念,将“和为贵”融入调解,用柔性方式引导双方换位思考,平衡合法权益。三是凝练勤劳之心。发扬炎帝“躬耕陇亩”务实精神,建立“一案一策”跟踪机制,调解员深入劳资双方找症结,用实干化解矛盾。四是凝练奉献之心。秉承炎帝“为民尝草”情怀,为农民工等特殊群体开通“法治绿色通道”,设工资速裁庭实现速调速决。
文化赋能+法治成效,为支点建设注“随县动能”
炎帝文化与法治调解的深度融合,让随县劳动争议调解实现从“案结事了”到“法润人心”的跨越,交出亮眼答卷。一是调解质效提升。2025年,随县劳动人事争议案件调解成功率达93%,平均办案时长显著下降,群众满意度明显提升。二是营商环境优化。通过“文化+调解”从根源化解矛盾,防止劳动关系领域矛盾向社会传导,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三是社会反响良好。“文化+法治”调解模式获劳资双方广泛好评,为服务区域支点建设提供可复制的“调解样本”。
未来,随县将继续深化“文化+法治”融合,让炎帝神农文明智慧与现代法治精神同频共振,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优化营商环境、服务支点建设贡献更大力量。
相关附件: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7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