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区”“块”“链”协力锚定新目标 “广”“深”“实”协商激发新动能
10月22日,襄阳襄城经开区重点企业襄阳寒桦精机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高春峰拿着《跨区域供应链和谐劳动关系共建协议》,对正在园区指导相关工作的襄城区WG彩票 局工作人员说:“共建跨区域供应链和谐劳动关系,有利于产品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同频同步,依法用工、协同治理,共推企业和谐发展。”与此同时,位于余家湖保康工业园的襄阳跃龙机械有限责任公司的工会主席张先锋,手持区总工会提供的《企业集体合同》指导文本感慨道:“作为飞地经济企业,我们注册在保康,经营在襄城,过去一直是两头管、两边跑,既费时又费力,总觉得职工合法权益保障像悬在空中。如今好了,跨区域共建开展集体协商,职工和企业的合法权益保障终于同时落地,这是我们企业自身难以做到的。” 樊城-襄城-保康“区”“块”“链” 协力共建跨区域产业链供应链和谐劳动关系的各项措施正逐一落实。
上下游一心,共筑劳动关系 “和谐链”
襄阳市襄城区、樊城区和保康县以和谐劳动关系赋能重点企业高质量发展为核心目标,推动链上企业劳动关系协同治理,构建链内企业命运共同体,形成共享、双赢的和谐劳动关系格局。
截至目前,樊城龙头企业与襄城、保康2家供应链代表企业签订《跨区域供应链和谐劳动关系共建协议》,协议共覆盖39家供应商,统一了用工管理、劳动报酬、争议处理等关键标准,员工满意度显著提升,劳动争议发生率不断降低,切实实现了企业发展与职工权益保障的双向共赢。
“广”“深”相结合 ,全力推进集体协商全覆盖
三地持续推进集体协商提质扩面,襄城区20家百人以上建制工业企业根据生产经营和经济效益实际,就岗位稳定、薪酬提升、工时休假、职工福利、社会保险等基本内容深化协商,单独签订集体合同及工资专项集体合同、劳动安全保护专项集体合同、女职工权益保护专项集体合同,占百人以上企业的90.6%,覆盖职工5518人。
余家湖工业园等5个园区围绕最低工资、工资调整幅度、劳动定额及苦脏险累岗位合理增收等核心议题,开展区域(行业)集体协商,确保一些因企业规模小、职工流动性强、工会力量薄弱而无法独立开展集体协商的企业和职工享有平等协商的权利和机会,扩大企业及职工覆盖范围,促进低工资职工增收。目前,覆盖中小微企业69家、职工6429多人,保安、后勤、熟练操作工等苦脏险累岗位的最低工资标准得到提升,实现区域(行业)集体协商广覆盖、保基本的目的。
“实”“效” 同步,巩固集体协商新成果
为避免集体协商“重签约、轻履约”,建立“跟踪督导+效果评估”双重机制,推动协商成果从“纸上条款” 转化为“实际权益”。襄城、保康两地WG彩票 和工会组成联合督导组,不定期深入企业检查工资发放、社保缴纳、休息休假等执行情况,对问题建账并限时整改。作为“注册地与经营地分离”的特殊企业形态,飞地企业此前常面临“两地政策衔接不畅、权益保障标准不一”的困境,职工社保缴纳、劳动争议处理等事务需跨区域协调,不仅耗时耗力,还易出现权益保障 “真空地带”。因而针对余家湖保康工业园等飞地经济场景,集体协商的扎实推进更具特殊意义。通过跨区域集体协商机制,打破行政区域壁垒,将飞地企业职工纳入统一协商保障体系,既明确了经营地对企业用工的监管责任,又衔接了注册地的政策标准,让像跃龙机械有限责任公司这样的飞地企业,无需再“两头跑、两头协调”。这一举措不仅解决了飞地企业职工“权益悬空”的痛点,更稳定了企业用工预期,减少了因政策衔接问题引发的劳动纠纷,为飞地经济高质量发展扫清了用工保障障碍,也为跨区域产业协同中劳动关系治理提供了可复制的实践经验。
下一步,襄城、樊城、保康将多方发力,持续深化和谐劳动关系建设。在政策协同方面,加强跨区域政策衔接,统一劳动标准,完善联合工作机制,消除区域间制度壁垒;在企业合作方面,推动链上企业深度协作,共享用工管理经验,联合开展技能培训,提升产业链整体竞争力;在公共服务方面,升级数字化服务平台,为企业和职工提供一站式便捷服务,提高办事效率;在权益保障方面,强化劳动者权益保护,畅通维权渠道,建立劳动纠纷快速处理机制,及时化解矛盾。通过系列举措,持续推动全区营商环境向善向好,为产业链供应链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强劲的动力。
相关附件: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730号